將「家己e慣勢」找轉來:序王拓小說台譯
呂美親
Gorh重看過王拓華文版e小說,我有重新翻譯e想法。主要是進前e生疏感有淡少去,母語觀念釘根di家己e意識gah生活當中愈來愈穩在,Zit陣直接將原文用台灣話唸出來,加真siak-pah。這證明一句簡單e英語俗話:「Habit is a second nature.」但看有veh將慣勢(si3)養成作自然否爾(nia5),di回歸e路途上,咱就是veh將「家己e慣勢」找轉來。總是時間亦無hiah濟,按算這款華文小說台譯e試驗是一個開端(其實亦已經有人做過),泛勢(se3)以後有較人會繼續這種作法。
【漸漸ve慣勢】
明明華文已普遍di台灣,七○年代e鄉土小說亦產生「革命」,將「字正腔圓」e北京話打破,用適合台灣人「喟口」(kui3-kau2)e語文lam7入文本,在地聲音參像真無簡單找著一屑仔透氣e管道,按怎di廿一世紀e今仔日,咱gorh veh「舞」zit款無聊孔(kang)來挖?尤其di所謂「全球化」時代,多語能力對島國人民來講亦變作一種「nature」,時代強veh due3 vue著a,gorh有閒工、lang3縫(pang7)翻譯逐家早就看有e物(mih8)?gorh再講,愛翻e應該是人「看無e」咱ho變作「看有e」,現在煞是將人「看有e」翻作「看無e」,天地敢已經顛倒到這形a?咱可能愛換一個角度去「顛倒想」:按怎一個較早生份e語言,變作逐個人攏「看有」?按怎一個原底熟悉e語言,變作逐個人強veh「聽無」,何況是「看有」?環境按怎改變一個民族e意識型態?敢m是dui3 hit個思考e載體落手?
戰前e台灣,有智識份子開始透過日語、中國白話文,將中國、日本,以及西方文學gha各種「主義」譯介入台灣,尤其愈到日據後期,濟濟台灣智識份子,受著世界思潮啟蒙、衝擊,學著用所謂「文明」e角度檢視台灣現況,除了反省家己e「落後」,亦知veh將本土e「好物」紹介出去,親像楊逵di普遍e日語教育下,以真「輪轉」、真「上手」(じょうず)e日文翻譯中國魯迅、茅盾、郁達夫e作品、台灣賴和e小說;甚至伊用中文翻譯列寧e社會主義相關,zit寡新興e智識份子di hit個時代是真重要e「仲介」角色。話講倒轉,雖然北京話di三○年代並無普及,但中國白話文亦漸漸被台灣智識份子接受並且使用;接受e原因其中真大是當時被日本殖民e台灣人有強烈e「祖國」意識,對中國gorh有真大e親密感,所以就算是生份e語言,亦感覺必須愛學會曉。
日本時代gah這陣e政治、社會背景差異真大,不過趣味e是,殖民者攏推行「雙語制」(國語政策),台灣人戰前戰後大概有兩種「母語」,除了台灣話,進前是日本話、了後是北京話。咱若ga7想,像楊逵這代e人,若m是日本人因為戰敗離開台灣,真有可能到單(daN)台灣人vue將日語當作「外來語」,親像戰後,咱亦vue將北京話當作外來e仝款,亦vue產生所謂「跨越語言的一代」e作家gah作品。若按呢,透過教育一代續一代,定著英語有一工會變作咱e「母語」,因為咱已經「慣勢」。
逐種「外來」被包容力大e台灣接受,當作家己e物件使用,這當然m是歹現象,表示台灣島土地小、台灣人心胸闊;不過,用後殖民觀點來看,恐驚就是最值得檢討gah反省e根據點。當「外來」kap「本土」形成兩港消長勢力e時,總有一爿慢慢失勢去,當家己e優勢失去了後,或者是講咱已經vue去將家己e優勢好好疼惜,甚至是輕視、棄而不顧,大概自我主體亦就漸漸無去。
若是意識著「慣勢」是一種殖民者帶ho受殖者「墜落e現狀」,咱著應該反思,然後進一步改變,親像Albert Memmi所講,「每一個受殖者攏有改變現狀e基本要求。」若是順hit個「墜落e現狀」去行,著無算改變;若m是徹底將家己變做kap殖民者塑造出來e完全無仝,無著是去重建殖民化所奪走e一切。若照陳芳明e斷代,現此時咱亦算是「後殖民」時期,dng-deh進行「去殖民」e工作,dng-deh重建殖民者所破壞e一切,mgor,當政治、詮釋e權力已經無di殖民者手中,咱重建e光譜其實會有曖昧、茫霧e所在看無啥會出來,Memmi進一步有提醒:「仝款值得注意e是,受殖者已經vue記家己e語言,干單會以粗俗e方言表達最基本e感情,只有借用殖民者e語言才會凍避免單調無味。zit-ma2為著恢復自尊自立,伊即刻倒轉來家己e民族語言。」hit種殖民者di咱深層精神e宰制猶gorh透過語言繼續生湠,ho咱行di罩(ta3)茫e重建e路上,使咱漸漸vue慣勢行zit種無順坦e路,vue慣勢會變無想、無想就無法度深刻貼近本來所慣勢e面貌,無法度真正恢復自尊自立。
【Gorh「拗」一遍「鄉土」小說】
七○年代e台灣文學一般被定義作「鄉土文學」e時代,包括陳映真、黃春明、王拓、楊青矗e作品。Iah「鄉土」到底是啥物?按怎除了內容轉來到現實以外,zit寡尤其di對話部份tau3-lam7(摻雜)所謂「方言」e文本被看作鄉土小說?Holomes Rolston講:「環境倫理e前提是di對鄉土e認同感,因為性命是di鄉土面頂才具體展現。」Di zia講e認同感veh怎樣產生?當少年人di都市街頭用母語交談e時,邊仔e人感覺「這個人還真是local」;當「local」di台灣e現時社會變做一個負面名詞,咱veh按怎翻轉這款觀點?特別是di學院,舉一個例,性別研究愈來愈濟人參與,「lesbian」e身份亦被認同,一般人漸漸無gorh有刻板觀念,甚至會感覺這是真「炫」e記號,濟濟研究者參與研究並為伊做最大e正面宣揚,所形成e「環境倫理」已經將被醜化、汙名、窒(deh)壓e地位「拗」(au2)過來。若按呢,轉來看「鄉土」e記號,伊產生e印象、文學di現此時e「環境倫理」敢有法度「拗」回伊應當e位置?
回到Memmi hit段,咱實在無hiah樂觀,欲siau3想會使重建殖民者、壓迫者所奪走e一切,較可能e是去重建被扭曲e「環境倫理」。「去汙名化」是重建第一個嚴肅課題,mgor,設使一個本有e價值若無精美、無提昇,di日新月異、多元變動e社會中免等別人將伊淘汰,伊家己就絕對先自我揚棄。所以繼續用被受害者e可憐姿態向施壓者、或則是大環境來求捨,已經m是好e策略,應當將這個整體e「人格復原」做為重點以及起點,以自我昇華、自信冷靜、穩在熱情e架勢向大整體發聲,「拗」回di倫理中e位置。
Gorh轉來講鄉土小說。小說家有意識著語言e重要,所以di vue開放e社會中以偷渡方式將本土語言囥踮小說裡,亦是稍闊(sio2-kua2)開一個在地聲音e出入口e策略,算是見證時代e文學史料。一直到華語文、甚至逗逗是美語當道e現此時,有一寡人不斷致力di母語文學e創作,但di小說來講實在是少,比率非常小。用完全母語創作e文學是絕對愛受重視kap鼓勵e,雖然母語e重新教育是dng-deh起行爾,樂觀來想後擺定著有較濟e書寫者kap研究者。但另一方面來看,咱亦有濟濟、大部份e「跨語的一大代」,讀過所謂e「鄉土小說」,按怎ho這大綰(goaN7) e人、茫茫然找無「回歸線」e人,有一個可能較方便e幼索,去走找漸漸凋零消失e「鄉土」、hit個用語言連接感情、用感情將認同感建立起來e「鄉土」。
所以,當濟濟e台灣人,用怹熟練e華語,將原本生份e外語作品譯介入台灣,咱veh做另外一種試驗,(我亦無把握這是m是好e試驗):將華語當作外語,用咱e母語翻譯華文e鄉土作品。第一是「就近取材」,尤其內容是靠偎咱e生活背景,語文e類似性比其他外語有較高,edang ho拄(du2)入母語之門e人對照、ho看有母語書寫e人直接進入文本;第二,戰前以及戰後e中國白話文,對台灣話文書寫e衰微影響最大,特別是戰後,假使edang自伊所剝奪e「養份」拉(qiu2)轉來,或則是吸收伊e肥底來彌補台文書寫e失落,無定著是一個可行e路。
當然,每一個語言並無為任何一個語言服侍e義務,但是透過翻譯,咱edang看著gorh較濟語族e文化特色,甚至是歷史gah民族性。咱知影台灣gah中國會ziah呢無平靜,實在兩岸距離是講近gorh無連接、講遠gorh siunn近,才會過頭曖昧vue清,甚且猶gorh因為歷史e戲弄、教育e創治,使得立場一直「撟」(chiau5) vue正、是非一直分vue明。mgorh,「咱」兩爿總是捌(vat)有親密e過往,泛勢透過曾經「難分難捨」e「甜言蜜語」,從中「分離」(separate)出異同、掘(gut)出咱家己e個別性gah氣味,除了重新創作,veh回咱e「鄉土」,以台文翻譯台灣華文作品,就是另外一種起點。
經過六○年代現代主義e洗禮,「西風台進」e現象延續到zit陣,並無退色稀微e趨勢,顛倒發展到多元e後現代,我想,寫實主義應該亦必須來一次「後」e革命,來延續伊e性命力。其實咱看會著真濟母語文學e創作,已經思考著寫實gah現代當中愛有所激盪,才vue「hiah緊」被潮流淹沒,所以gorh重「拗」一遍鄉土小說,並m是母語創作無法度發展才「孤不二衷」所作e代誌,而是撥(boe2)看痕跡、吸取新舊攏有e養料,一款值得實踐e回歸方式。
【走找、繼承「家己的慣勢」】
我想我稍闊交代一寡翻譯e時拄著e笑詼gah心情ho逐家參考。春凰老師交附zit個任務ho我e時,我其實di心內有淡薄仔抗拒,hit種抗拒一直到將五篇小說翻譯煞了後iah是存在,其中原因之一是感覺真了工:我e語言是跨越e,社會上看有華文作品e人hiah濟,何必浪費青春做「無意義」e代誌?m過重新檢視翻譯過程e收穫卻有大大e充實感,亦對春凰老師e「突發奇想」感覺真正面gah肯定。另外,翻譯e時有真濟語言上真歹突破e困難,母語話辭e流失嚴重,使得「直譯」e時產生「vue輪轉」e「礙qioh感」(華語講的「彆扭」),亦產生找無對應話語e挫敗感。佳哉!網路ho現代人最大e利便,透過楊允言先生架設e「台文/華文線頂辭典」網站,(Zit個網站e語辭有大部份是林俊育長老所整理出來)找到真濟亦原汁亦現代e語辭來幫忙翻譯,對我家己翻頭學習母語e助益亦真大。
會選王拓這幾篇來翻譯,除了較短,亦因為這五篇e代表性。〈車頭〉(車站)上短,卻有淡薄仔王拓e自傳色彩,用最微細e視角反映hit當時e社會經濟情形,真容易讀;〈墓地鐘聲〉(墳地鐘聲)曾經di鄉土文學論戰時代被做為標題討論,這篇gah〈海葬〉、〈吊人樹〉e神秘感,用台文來重新閱讀,實在加(ge)真媠、加真有在地風俗對外來文化e反抗性。〈一個年輕e庄腳醫生〉(一個年輕的鄉下醫生)是我感覺真特別e作品,伊e相關討論無濟,卻是對知識分子e角色深刻反討,重要e是伊檢驗著回歸鄉土e路上,總有熱情明滅e人ho咱借鏡。
我亦定定因為慣勢華文e「好用」,強強veh vue記、甚至真無愛用台文來書寫,mgorh,Memmi猶是按呢提醒咱:「何況,這陣按呢『礙qioh礙qioh』e語言敢一定無發度發展啊?這個語言dng-deh走找pang3見e寶藏,繼承豐富e歷史遺產。」借這個機會,我想veh gah少年讀者共同勉勵,講起來猶gorh是沉重一層:當咱gorh聽有母語e時,咱愛珍惜。台灣有真濟豐富e寶藏被窒壓破壞,等待新一代e台灣人去開採,Mgorh真重要e是zit寡寶藏必須透過語言才有法度去掘出來。挖寶藏並無困難,只要先將「家己e慣勢」找轉來,就看會著美麗e智慧gah可貴e歷史遺產,hit種「慣勢」使咱認識更加深層e家己、gah別人無仝款e家己,放大來看,就是對咱所立足e所在更加認同gah肯定。咱必須延續zit個可能消亡e感情,亦著愛有「承擔」e勇氣gah實踐的力量。
最後,除了感謝春凰老師e看重,ho我有機會做另外一種回歸,伊對我e怠慢總是真寬待,我veh di慢來e序尾向伊再一次說謝。另外,亦欲向讀者會失禮。我想真濟人攏看過王拓e鄉土小說,這篇序無打算介紹王拓e小說,無看過原文e人亦無要緊,會凍直接透過母語書寫來進入王拓所描繪e鄉土,定著會gorh較貼近、找較會著hit個時代e現實,然後重新定位家己。
2005/04/02
Original Post on Pixnet